1964年的一个下午,美国空军将领威廉盯着办公桌上的XB-70"女武神"设计图,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。这架号称能飞出3马赫的钢铁巨兽,光是设计图纸就堆满了半个房间。"要是真把这玩意儿造出来,苏联人怕是要睡不着觉咯!"他咧着嘴对身边的参谋说道,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。
谁能想到,短短两年后,这架造价抵得上两艘核动力航母的超级轰炸机,竟然在加州沙漠上空变成了一堆燃烧的废铁。那天是1966年6月8日,飞行员阿尔·怀特和副驾驶乔·科特正在执行例行测试任务。突然,驾驶舱里的警报声像催命符一样响个不停。"见鬼!液压系统失灵了!"科特的声音都变了调。怀特死死攥着操纵杆,手心里全是汗,可这架价值7.5亿美元的大家伙就像脱缰的野马,在空中扭成了麻花。六台发动机拖着长长的火舌四散崩飞,场面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。
这架飞机烧钱的速度比印钞机印钱还快。光是研发费用就够买300架F-35,用的钛合金能造三架波音747。要是搁现在,相当于用最新款手机的钛合金边框给长城贴层膜,奢侈得让人肉疼。设计师们为了让它飞得更快,硬是把机翼做成了变形金刚,超音速飞行时能弯折65度,前缘还能下压25度。最绝的是用航空燃油当空调,机身温度飙到400度时,燃油就像冰镇啤酒一样灌进机身降温,这脑洞开得也是没谁了。
可惜技术再牛也架不住现实打脸。苏联人早就准备好了"防空导弹全家桶",从萨姆-2到S-400,专治各种不服。U-2侦察机被揍下来的画面还热乎着呢,美国空军愣是头铁不信邪:"咱飞得快,导弹追不上!"结果导弹确实追不上3马赫,可人家压根不用追,直接在前头等着。这操作就像打地鼠,任你窜得再快,锤子早就等在洞口了。
更扎心的是,这边"女武神"还在烧钱,那边洲际导弹已经便宜得像大白菜了。五角大楼的会计们掰着手指头一算:造一架轰炸机的钱,够部署三个导弹发射井,这买卖亏到姥姥家了。当年负责这个项目的工程师们,看着自己苦心钻研的技术就这么打了水漂,心里那叫一个憋屈,跟辛苦种了一季的庄稼,临收割时来了场冰雹似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堆"废铁"倒也没白烧。变后掠翼技术喂饱了后来的B-1B轰炸机,钛合金加工经验成就了SR-71"黑鸟"侦察机,就连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用的都是它那套"压缩升力"技术。这些技术遗产就像老树发新芽,在别的领域开出了花。最近美军又在鼓捣高超音速武器,不知道那些年轻工程师们翻看"女武神"的资料时,会不会感叹一句:"老爷子们当年玩得够野啊!"
站在今天的角度看,这场豪赌活像拿着算盘去挑战量子计算机。技术再炫酷,跟不上时代就是白给。就像现在谁还骑着汗血宝马去跟高铁赛跑,那不是找不自在吗?当年那些坚信速度就是王道的设计师们,看到如今隐身技术当道的空战格局,估计得挠着头说:"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啊!"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没有这些大胆的尝试,航空技术又怎么能进步呢?这些烧掉的美金,说到底都是人类探索天空交的学费啊。
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,没什么实际用处,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。